找到相关内容30篇,用时1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罗摩衍那》的敦煌古藏文译本和汉文译本的比较

    通过口头流传形式传承的,经过长期的增删加工而仍无写定本。大家公认,全诗七中第二第六是史诗较原始的成份,是早期作品;第一篇和第七较晚,认为是后加的。最早部分约形成于公元前3世纪,而后加部分写定...

    仁欠卓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85868807.html
  • 永嘉玄覺的山居禪觀

    第三“淨修三業”,著重談如何修身口意三業的清淨行;第四“奢摩他頌”,主要是談“止”的修行;第五“毘婆舍那頌”,主要是談“觀”的修行;第六“優婆叉頌”,主要談“等持”之行,從而離四句、絕百非,達...來看,玄覺在未參慧能禪師之前,便與天台宗的第六代祖師玄朗(公元六七三年~公元七五四年)十分友善,而且玄覺對天台的止觀的修學也造詣甚深。據楊億的《無相大師行狀》所載,玄覺在未參六祖以前曾“徧探三藏,精天台...

    蔡日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85341426.html
  • 說 苑 粹 英

          說 苑 粹 英   ( 第六 )  ◎ 孔子曰:「不知其子,视其所友;不知其君,视其所使。」又曰:  「与善人居,如入兰芷之室,久而不闻其香,则与之化矣;与恶人  居,如入鲍鱼之肆,久...谈丛65》  ◎ 君子之学也,入于耳,藏于心,行之以身。  ——选自《谈丛62》  ◎ 君子不羞学,不羞问。  ——选自《谈丛81》   說 苑 粹 英   ( 第二 )  ◎ 夫水出于山而入于海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51051422.html
  • 明末中国的戒律复兴

    通常都说比丘二百五十戒,比丘尼五百戒。但在各部律中,略有出入,请参考拙著《戒律学纲要》第六第二章第二节。  页148  生大惭愧。」[9]  正因为中国的环境,无法比照佛陀时代的印度比丘来遵行戒律,... 元贤的《律学发轫?自序》。《卍续藏经》一○六册,页922上。  12. 参见拙著《明末佛教研究》第四〈明末的居士佛教〉。  页149  加以解释,合成一册,名为《在家律要》。到了一八二四年,又有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15870890.html
  • 永嘉玄觉的山居禅观

    戒憍奢意”,重在去掉修行中的懈怠思想;第三“净修三业”,著重谈如何修身口意三业的清净行;第四“奢摩他颂”,主要是谈“止”的修行;第五“毗婆舍那颂”,主要是谈“观”的修行;第六“优婆叉颂”,主要谈“等...祖堂集》、杨亿的《无相大师行状》来看,玄觉在未参慧能禅师之前,便与天台宗的第六代祖师玄朗(公元六七三年~公元七五四年)十分友善,而且玄觉对天台的止观的修学也造诣甚深。据杨亿的《无相大师行状》所载,玄觉在...

    蔡日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5074084.html
  • 王国维对敦煌写本的早期研究

    抄录较为完整的两卷,这当然是狩野君的遗憾,也是王国维的遗憾,否则,当时对这一作品的整理与研究将会深入得多。  第六:唐写本回文诗跋  此跋更短,只有十七字,故《王国维遗书》亦失收,《王国维文集》编入第...因的《中亚细亚探险记》。1911年罗、王二氏赴日寓居后,敦煌文献逐渐成为王氏治学的重要对象。据我查阅,算上1909年的译文,到1920年为止,王国维发表的敦煌写卷专论文章有30(则),现试按撰写时间...

    柴剑虹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352580599.html
  • 逻辑学经典著作简介

    》和《辩谬篇》虽然居于《工具论》的第五第六,却都是亚里士多德早期著作。他详细论述了辩论中如何进行证明和反驳,分析了智者的各种诡辩术,指出他们诡辩的各种手段和逻辑错误。  《工具论》中亚里士多德还...  《工具论》是亚里士多德关于逻辑学的最重要、要完备的著作。最早出现在公元六世纪,由他的后继者编辑出版。全书包括六著作:《范畴》、《解释》、《前分析》、《后分析》、《论辩》和《辩谬篇》。在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103938684.html
  • 《因明入正理论》教案(五)

    ,谓此例如何而有。但不见得可靠。此文所以难解,大半由于这例是胜论派所说的,与胜论派哲学关涉颇多的缘故。【今据木村泰贤所著《印度六派哲学》第五《论胜论派》,及宇井伯寿所著《印度哲学研究》第六《因明四...

    释智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132038808.html
  • 从悔过观看佛教文化对宋明理学的影响

    悔”的原始义项,当为“灾祸”与“悔恨”二义。  印证以产生于殷周之际的《易经》卦爻辞,“悔”是判断休咎的重要词语。高亨先生《周易古经通说》(注:见《周易古经今注》,中华书局1984年版。)第六,专有...个人的行为标准和品格标准,明确地倡导“寡悔”和“无悔”。除前面所引孔子在《论语》中的话外,其后,荀子曾在《儒效》中讲:“其言有类,其行有礼,其举事无悔,其持险应变曲当,与时迁徙,与世偃仰,千举万变,...

    刘振东/吴海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94240767.html
  • 佛教常用“呗器、器物、服装”的简述(一)

    “ヘ”字一般。——造“磬”的方法,在考工记(考工记:书名,一卷;言百工之事。即周礼之第六,亦名冬官考工记)一书中曾有叙述。  “磬”的种类很多,有“玉磬、铁磬、铜磬、编磬、笙磬、颂磬、歌磬、特磬”等...“盖”来遮蔽阳光,以便减轻曝晒的苦楚。  四分律第五十二记载有“跋难陀比丘,受佛教谕,持大圆盖”之事。有部毗奈耶杂事第六说:“盖有竹盖叶盖两种,盖柄长可二肘许”。摩诃僧只律第三十二说:“盖有树皮盖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21340917.html